首页 信息公开 专项扶贫 行业扶贫 社会扶贫 老区建设 机关建设 统计监测 调查研究 互动交流
 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扶贫攻坚
 
2016年第5期(总第20期)
日期:2016-06-02 10:01:53

 

 
 
 
 
 
 
2016年第5期(总第20期)
 
荆门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         2016年5月31日    
 
 
“五抓”彰显真帮实扶
荆门市农业局驻孙店村扶贫工作队
 
孙店村地处三镇交界处,是由原潘集、范集和孙店三村合并而成。全村有25个组,727户,2892人,有党员117人,方圆 20.1平方公里,耕地7376亩。全村现有贫困户116户,394人,占总人口的13.6%,位居沙洋前列。单一水稻种植结构,经济发展相对滞后。
入驻十个月以来,市农业局扶贫工作队坚持“第一书记”驻点扶,机关干部结对扶,倾心倾情倾力支持孙店脱贫攻坚,扶政策,扶资金,扶项目,扶人才,扶技术;突出“五抓”,在基层组织建设、产业扶贫、机制创新、资源整合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,取得明显成效。
一、抓班子,强队伍,夯实脱贫攻坚组织基础
“农村要致富,关键靠支部”。进村后,工作队调查发现村党支部软弱涣散,三资管理混乱,集体积累薄弱。孙店村之所以贫困,除了自然的、客观的因素外,最重要的是班子、一把手的问题,是观念、能力问题。不解决班子问题,就不可能打赢扶贫攻坚战。工作队迅速跟曾集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汇报了情况,并拿出了调整建议。镇党委立即行动,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,按程序调整了两委班子。调整后的村支部狠抓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,精神面貌焕然一新,各项工作名列前茅。今年4月,孙店村党支部被荆门市委组织部授予“红旗类党组织”。
二、抓识别,重管理,制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径图和时间表
入村后,工作队花了3个月时间走村串户,访贫问苦,调查摸排,严格按照“12345”的程序,对2013年的252个贫困户,863人进行了精准识别。一核,即入户核实收支状况;二看,即看房,看生活水平;三比,即比收入,比住房,比资产;四评,即民主评议;五公示,即评议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组进行公示。重点锁定贫困户63户,222人。同时还建立了与镇县市省互联的扶贫信息网络,构建了精准大数据平台,基本做到了“六个准”,村里制定了攻坚作战“五张图”,每个贫困户落实“四本账”,倒逼精准扶贫工作落实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路径图和时间表。
“六个准”,即脱贫对象认定准、家庭状况核定准、致贫原因分析准、脱贫措施制定准、扶贫政策落实准、台账进度记录准。确保信息采集准确,统计分析可靠,做到了帮扶干部的责任清单和贫困户的需求清单精准对接。
“五张图”,即全村贫困人口分布图、致贫原因图、进出动态图、脱贫任务图、脱贫路径图,系统客观地反映了贫困现状、贫困需求、扶持措施、攻坚目标进展情况,增强了脱贫攻坚的靶向性、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“四本账”,即脱贫计划进度帐、帮扶措施落实帐、帮扶责任工作帐、帮扶效果账,详细记录家庭状况、致贫原因、脱贫举措等基本信息,实时反映帮扶责任落实、措施推进、贫困户收入变化等情况。通过建立“四本账”,明确了干部帮扶责任,防止扶贫中出现疏漏,确保落实贫困户谁来扶,何时脱,怎么扶,扶什么,扶了啥。
三、抓产业,调结构,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
产业是致富之源,脱贫之基。该工作队坚持产业第一的原则,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,大力发展有资源、有市场、有优势的特色产业。整合各路资金,设立50万元的特色产业发展基金,以奖代补产业发展,目前已启动10万元,用于稻虾连作。着力打造四大产业基地,即稻虾连作基地、再生稻基地、花卉苗木基地、草坪基地。全村基地面积达5300亩,从事特色产业的有300余农户,其中贫困户98户,各类特色产业年产值达960万元,84个贫困户、163人依靠特色产业走上了稳定增收、稳定脱贫的道路。一是稻虾连作产业成效显著。全村建稻虾连作基地1500亩,其中贫困户18户,115亩。今年该村龙虾产量高,品质优,行情好。3组村民周国富,有10亩稻虾连作面积,5月10日,仅龙虾收入已达20000元。他说“每天卖虾进现钱的感觉真爽!”。二是再生稻产业开局良好。今年该工作队将再生稻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,落实面积1500亩。⑴抓认识。三次组织科技示范户和部分贫困户到毛李镇考察再生稻,激发了群众的种植热情。⑵抓种源。该工作队组织3200斤再生稻种子免费供给农户。⑶抓节点。3月25日播种,4月25日插秧,8月20日收获,实现了早播种,早插秧,为再生稻高产高效打下了基础。三是花木产业方兴未艾。⑴发展草坪产业。该工作队潘集湖种养专业合作社,流转土地300亩,与梁子湖欣沃草坪有限公司签订了草坪共同经营合同,目前已种植120亩。⑵发展庭院经济。免费为25户贫困户改造庭院次生林60亩,种上桂花,樟树,红叶石楠,女贞等名贵花卉苗木。⑶建设花木产业园区。以紫薇苑和花木产业园区为中心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基地2000亩。⑷组建花木销售中心。该村跟梁子湖欣沃草坪公司共同组建花木专业合作社,坚持“四个统一”,实现“四个转变”。四个统一,即统一品种,统一规格,统一管理,统一营销。“四个转变”,即种植由分散向产业园区转变、苗木由小规格向大规格转变、品种由低端向高端转变、产销由一家一户向合作社统一销售转变。四是农技培训量身定做。扶贫先扶智。发展产业,调整结构,必须以技术为支撑。该工作队把专家请到农家,将课堂办到田间,累计培训3次,达780人次。先后请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王兆龙教授、省水产研究所李金忠主任和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杨兴柏、方述清等,主要培训内容是草坪种植技术、稻虾连作技术、再生稻生产技术等,免费发放技术资料1800份,为孙店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四、抓机制,推套餐,构建多层次保障贫困户的安全网络
市农业局扶贫工作队创新扶贫工作机制,将扶贫项目与贫困户增收挂钩。按“项目到村、受益到户”的要求,所有产业发展项目必须与贫困户增收挂钩。推动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,抱团发展,稳定脱贫。采取贫困户“点菜”,工作队“下厨”的扶贫方式,推出了“五大扶贫套餐”:一是走“金融+贫困户”的金融脱贫之路。今年全村累计发放贫困户贴息贷款30户,129万元。在金融扶贫过程中,中银富登银行创新机制,打破金融机构常规,首次将有重大疾病、有创业意愿、诚实守信的贫困户纳入贷款范围。20组贫困户杨龙因患尿毒症,每周透析2次,每年花费医药费近3万元,银行不愿为他放贷。工作队队长强力推荐,并为他担保。银行“特事特办”,向杨龙发放了2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。今年杨龙发展稻虾连作7亩,再生稻12亩,养鹅2000只,预计当年纯收入达7万元。杨龙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。二是走“龙头+贫困户”的产业脱贫之路。鼓励农业合作社帮助贫困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、提供就业机会。在政策上,对吸纳贫困户直接就业增收的农业合作社,按贫困户增收的30%予以补助。三是走“教育+贫困户”的教育脱贫之路。倡导用知识和技能斩断穷根,决不让贫困代际相传,重点保障32户贫困家庭中33个贫困学生完成学业。四是走“医保+贫困户”医疗救助脱贫之路。对79户因病、因灾、因残致贫的家庭实行大病救助。将符合条件的五保户、低保户、特困优抚对象、低收入重病患者、重度残疾人等特困人群的参合费用全部由政府资助;取消特困人群住院补偿起付线,尽力遏制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现象。五是走“低保+贫困户”的托底之路。按照“动态管理,阳光低保”的程序,每季度对全村低保对象资格进行一次全面审核,实行动态审批,及时将困难家庭纳入低保,同时,对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,开展不定期的临时救助,已发放资金4.5万元。
五、抓作风,强素质,争做脱贫攻坚的排头兵
要打赢脱贫攻坚战,必须选好能沉下去、干实事的扶贫干部队伍。只有队伍素质高、作风硬、纪律严,碉堡才会拿下。
“你们是真驻?还是假驻?真驻该工作队就真安排,假驻就假安排”,“当然是真驻”,这是市农业局工作队到孙店村报到时,村委副书记范中华与工作队队长樊大进的第一次对话。
“进了孙店门,就是孙店人”,樊大进队长是这样说的,他带领的工作队也是这样做的。工作队租了3间民房,安营扎寨。搬来了电视机,开通了宽带网络,厨房餐具一应俱全,为了减轻村里负担,工作队员轮流坐庄,自己做饭。还在房前屋后空地上拓荒种上了蔬菜。眼下,各种时令蔬菜琳琅满目,自给有余。在村里,队员们始终绷紧严格自律这根弦,以更高的标准、更严的要求,强化自我约束,严格遵守驻村“五天四夜”工作纪律、生活纪律和各项制度,谦虚做人,扎实做事,身入心入情入,与群众同甘苦、共创业,用点滴行动,树威望,留口碑,展示农业局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。
该工作队不仅是扶贫工作队,而且是农技服务队,还是便民服务队。驻村后,一是开通了农技服务微信平台,做庄稼的保护神。建立了专家微信群,向全体村民公布了农技咨询电话号码,承诺10分钟内到达病虫害发生现场,开出处方。电话号码公开后,已接农技咨询电话39人次,基本做到了有问必答,有求必应。一组村民王才胡4月16日电话求助,再生稻秧苗出现枯黄症状。工作队紧急出动,8分钟到达现场,启动专家远程诊断系统,确诊为稻瘟病。当即送他到农资超市购买了稻瘟灵,前后 1小时,李才胡对所有苗床进行了药物防治,有效遏制了稻瘟病蔓延。二是开通了便民车,做群众的贴心人。工作队员王志胜把自己的小车开到营地,专门接送老弱病残、腿脚不便的群众,人们称之为“便民车”。16 组村民范维淼,今年83岁,肺癌晚期,6个儿女均不在身边,4月24日凌晨肺癌发作,疼痛难忍,得知这一情况后,队员王志胜立即开车将老人送到曾集镇卫生院,老人得救了。老人的大女儿回来后特地到该工作队营地,拉着队长的手说:“谢谢你们救了我父亲!”
该工作队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肯定,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。“贫困村帽子不摘不离村,贫困户一人不富不回城”是该工作队的庄严承诺,他们将不辱使命,不负众望,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报:市“四大家”领导、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。
发:各县(市、区)、漳河新区、屈家岭管理区、荆门高新区、大柴湖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,市直各单位。
各县(市、区)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建议使用IE6.0以上浏览器 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2012-2015
版权所有:荆门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邮编:448000 电话:0724-6801705